找到相关内容392篇,用时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红楼梦》中《好了歌》的大乘诠释

    身心世界是许多个他体的刹那显现,前前灭了,后后出现,用文学来表达就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。这样旧的没有了,新的又出现,不断地被换掉,这里面有什么实义呢?佛法的道理随处可以体会,比如电视就在说无常法,...内容,这就是颠倒。这些如浮云般忽生忽灭的法,怎么会是生命的本有呢?它仅瞥然一现,过后就消失了,能说是常住是自性吗?不认识身心世界只是忽生忽灭的虚妄假相,反而认为它是常住的,贪执它、想永远拥有它,认为它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无常|出离心|红楼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0/22511773828.html
  • 功名随心转

     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,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。回到具体的现象上来,像功名、富贵、寿命,都是有为法,都是身心刹那性的显现。以功名来说,功名是以因缘造作的有为法,刹那...他不断造恶,他的功名也不断削减,最后完全消尽。   其实,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是刹那灭的现象,刹那刹那都在发生变化,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、造作行动,在福德上时时有加减乘除,如果在恶心恶行上造多了,变异积累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命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8153474916.html
  • 若有所思

    身心’束缚与更加迷惑。 直到改革、开放到现在————解放思想适用于所有世界的‘领域’[也包括佛学,宗教,文化艺术等等]。 而释迦牟尼所说的:‘人的身体是人的终极地狱’,告诫我们要做’宇宙人生‘最究竟、最...‘都要先从孔子的“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‘说起做起的。 而-佛教讲的更清楚,我们‘自己’是指‘我自己’能做主的思想、行为。 以及面对外面世界来的:各种影响[当然包括地球引力,帅哥、美女的诱惑,还有钱、钞票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3475223.html
  • 佛教里如何理解“苦”

    所招致的苦,例如行苦,即是五蕴之一。第八苦总括了前面的七个苦,也即是前七苦的总结。新译五蕴旧译为五阴,此苦有二义:1.就苦而言,人皆各具五蕴,因而众苦炽盛;2.由于具有五蕴之器的身心世界,盛满众苦,故...也能体会到行苦;进入色界的无想天以及到了无色界的众生,已进入无想非无想的深定中,苦苦、坏苦俱无,只有行苦还在,由于尚未出离三界,当他出定时,又会回到被称为万丈红尘的烦恼世界了。   苦的种类有八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31481254.html
  • 问:佛教里如何理解“苦”?

    了前面的七个苦,也即是前七苦的总结。新译五蕴旧译为五阴,此苦有二义:1.就苦而言,人皆各具五蕴,因而众苦炽盛;2.由于具有五蕴之器的身心世界,盛满众苦,故名五蕴炽苦。 五蕴,在《阿含经》及《阿毗达摩...以及到了无色界的众生,已进入无想非无想的深定中,苦苦、坏苦俱无,只有行苦还在,由于尚未出离三界,当他出定时,又会回到被称为万丈红尘的烦恼世界了。 苦的种类有八项: 三界众生,所受苦的种类有八项,即是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17391685298.html
  • 莲花飘香——生活在妙法的世界

    了弥漫的玄岚而呈现峰回路转的皈依?   失落,少年肩负着失落的灵魂,来寻求圣者的安抚,而此时的失落反而顿显安详的净寂。是谁转换了失落的心绪而光明美丽?   哦!   当扔下一切身心世界的刹那,放却再放...这是生命中最最起码的权利,你得到了吗?   让这颗流浪的心回归,根本就是寂静,不再生长妄想的枝叶,也没有烦恼的花果。离开了往昔的忧愁暗恨,离开了对于人间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执著,离开了身心世界的所有...

    达 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0539141.html
  • 释门真孝四度刲肱的澫益大师

    古德法师答道:“性相二宗,不许和会。”师听后更感疑怪:难道佛法真谛,竟能岐而为二吗?于是遂直接前往径山坐禅。次年夏日间,由于精勤修持,逼拶功极,身心世界忽皆消须,因知此众缘合和之身从无始来,当处出生,...阿弥陀佛熟,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,都在里许;千七百公案,向上机关,亦在里许;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,三聚净戒(摄律仪戒、摄善法、摄众生戒),亦在里许。真馅念佛,放下身心世界,即大布施;真能念佛,不复超贪嗔痴,即大...

    熊 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5667874.html
  • 壁观释

    纲目,以实际禅修要点为庄严,而略述此四句金刚偈。   外息诸缘者,此外也,非仅指身外之诸境,亦非仅指妄念之所缘,乃是真心之外的一切迷乱之客尘妄想与身心世界。以此等客尘乃因迷却真心而攸然生起,非实有体...乃是休息攀缘诸相之心(妄心)也。相无好丑,心(妄心)生计较。故须直下休心(妄心),何谓休心?了达身心世界如空中华,虚妄不实,诸法本来无生,无须取舍破立,真性自然休息于本地,离缘遍照法界。经云:“不住...

    达磨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2386635.html
  • 疑情的情而上学分析——围绕虚云禅法的叙述

    什么处所,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,单单疑念现前,不间不断,这才叫做疑情。”[[4]]   粗的,有诸如口、心,有、无,凡、圣之类明确意向对象的疑念,还仅仅是一种“想”,是一种思维;保持住没有明确意向对象...中,一切外在对象化的东西消散了、离我们而去,身心世界乃至一切诸法变得漫无差别。   但这样的疑情又何以到达不疑之地而大道现前呢?   虚云和尚说:“大发疑情了,再登座参,更要深深审问,直到五蕴皆空...

    肖永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594086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一)

    这是“我自己”,都围绕着“我”“我的”包括生理(身)与心理(心)两方面的现象。身心世界的本质真相,原本就是刹那刹那生灭不停、变化无常、虚幻不实,而我们却习惯将这不断生灭、虚幻无常的身心现象,错认执着为...直接体验身体的生灭、无常、苦、无我的究竟实相,产生般若智能,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,去除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、错觉妄想,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。  身体是被视为我、我的、我自己最具体的东西,由于根深蒂固的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464176.html